|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料工业。随着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发展,加快造纸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履,是新世纪赋予造纸工业的重任。现就我国造纸工业现代化与木浆造纸问题阐述个人的粗浅看法。 1、造纸工业已获得长足发展  1.1 1999年,我国纸和纸板的产量达到2900万吨(按可比统计口径),是建国初期1949年10.8万吨的259倍,是改革开放前1978年438.7万吨的6.4倍。改革开放的20年,全国纸和纸板平均增长幅度121万吨,平均递增12.1%,比同期世界增长率高出6~7个百分点。从1992年至今,产量居世界第三位。  1.2 1999年,我国纸和纸板总消费量近3525万吨,已成为世界第二纸张消费大国。涂布白纸板等几个突出的品种消费量如表1。 表1 纸及纸板消费中几个突出品种    
| 品种 | 1990年 万吨 | 1995年 万吨 | 1999年 万吨 | 1990~1999年平均递增率 % |  
| 涂布白纸板 | 10.6 | 97.8 | 246 | 41.8 |  
| 高强瓦楞纸 | 24 | 116 | 250 | 29.7 |  
| 牛皮箱纸板 | 63.3 | 165 | 279 | 17.9 |  
| 铜版纸 | 27.4 | 67.5 | 133 | 19.2 |  
| 生活用纸 | 67.9 | 206.1 | 246 | 15.4 |  1.3革纸和纸板产品开始转向适应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逐步淘汰低档书刊纸、书写纸、包装纸及纸板,开发出胶印新闻纸、彩印书刊纸、高级文化用纸、中高档生活用纸、牛皮卡纸和牛皮箱纸板、涂布纸及纸板、白卡纸等市场急需产品。产品质量有很大提高,优等品率30%以上,中高档产品比重由30%增至40%。   1.4表纤维原料结构有所改善。“九五”期间,年耗纸浆总量中,木浆由12.5%提高到17.9%,废纸浆由37.7%提至40.9%,而非木浆比重由50.3%降至41.2%。利用国内外废纸造纸其回收率和回收利用率有明显增加如表2。  
| 年度 | 纸和纸板产量(万吨) | 纸和纸板消费量(万吨) | 废纸回收量(万吨) | 废纸回收率(%) | 废纸用量(万吨) | 废纸利用率(%) | 废纸进口量(万吨) |  
| 1995 | 2400 | 2650 | 720 | 30.0 | 809 | 33.7 | 90.1 |  
| 1996 | 2600 | 3049 | 780 | 32.0 | 917 | 35.3 | 137.2 |  
| 1997 | 2744 | 3296 | 876 | 38.0 | 1038 | 37.8 | 161.8 |  
| 1998 | 2800 | 3377 | 1210 | 35.0 | 1079 | 38.8 | 191.5 |  
| 1999 | 2961 | 3613 | 1120 | 31.0 | 1371 | 46.3 | 251.6 |  
| 2000 | 3000 | 3597 | 1150 | 32.0 | 1521 | 48.0 | 371.35 |  1.5 通过调整,淘汰了一批工艺技术落后,装备陈旧的生产线和机台,新增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和生产线,加速了造纸工业技术进步,使造纸工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有一定提高。(见表3、表4)  表3 年产10万吨以上单机生产线  
| 企业名称 | 生产品种 | 产能 万吨 | 投产日期 |  
| 广东省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 | 牛皮卡纸 | 20 | 1998年8月 |  
| 广东省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 | 白面卡纸 | 40 | 2000年6月 |  
| 广东省东莞玖龙纸业有限公司 | 瓦楞纸 | 40 | 2001年10月 |  
| 广东省东莞理文集团 | 挂面纸板 | 15 | 2000年9月 |  
| 广东省东莞理文集团 | 白面牛卡 | 40 | 2002年11月 |  
| 苏州金华盛纸业有限公司 | 无碳复写纸 | 25 | 1997年3月 |  
| 中山联合鸿兴纸业有限公司 | 牛皮箱纸板 | 15 | 2000年10月 |  
| 广东省万利达有限公司 | 牛皮卡纸 | 15 | 2000年6月 |  
| 无锡龙达荣城纸业公司 | 牛皮箱纸板 | 10 | 2000年8月 |  
| 山东省淄博市博汇有限公司 | 牛皮箱纸板 | 10 | 2000年8月 |  
| 山东省青岛海王纸业公司 | 牛皮箱纸板 | 10 | 2000年9月 |  
| 山东省莱州纸业公司 | 牛皮箱纸板 | 10 | 2000年9月 |  
| 河北省冀腾纸业公司 | 牛皮箱纸板 | 15 | 2000年4月 |  
| 上海泛亚潜力纸业公司 | 新闻纸 | 12 | 1999年12月 |  
| 镇江金东纸业公司 | 铜版纸 | 70(35*2) | 1997年3月 |  
| 苏州紫兴纸业公司 | 铜版纸 | 10 | 1995年 |  
| 苏州金红叶纸业公司 | 生活用纸 | 10 | 1997年 |  
| 芬欧汇川纸业公司 | 高级文化用纸 | 35 | 1997年 |  
| 宁波中华纸业公司 | 涂布白卡纸 | 35(17.5*2) | 1997年 |  
| 山东晨鸣集团 | 高级文化用纸 | 10 | 1998年 |  
| 山东华泰集团 | 新闻纸 | 10 | 2001年 |  表4 国年产10万吨以上单机生产线 注:已投产31台,在建4台,共35台,总产能657万吨。  
| 企业名称 | 生产品种 | 产能 万吨 | 投产日期 |  
| 广州造纸有限公司 | 新闻纸 | 15 | 1998年 |  
| 珠海红塔仁恒纸业公司 | 白卡纸 | 15 | 2000年1月 |  
| 山东烟台福斯达纸业公司 | 涂布白板纸 | 12 | 2001年1月 |  
| 福建南纸股份有限公司 | 新闻纸 | 18 | 2000年7月 |  
| 黑龙江佳木斯造纸厂 | 纸袋纸 | 12 | 1990年 |  
| 广州威达高实业公司 | 白纸板 | 10 | 1998年 |  
| 吉林造纸股份有限公司 | 新闻纸 | 10 | 2001年 |  
| 江西纸业有限公司 | 新闻纸 | 18 | 2002年 |  
| 吉林石岘白麓纸业公司 | 新闻纸 | 20 | 2001年 |  
| 齐齐哈尔纸业公司 | 新闻纸 | 18 | 2001年3月 |  
| 湖南岳阳纸业公司 | 胶印书刊纸 | 12 | 2002年 |  
| 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 纸袋纸 | 10 | 1998年 |  
|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 | 铜版纸 | 15 | 2002年 |  
| 山东华泰纸业公司 | 轻涂纸 | 15 | 2002年 |  1.6 污染防治技术工作有一定进展。1996年至1998年间,全国取缔和关停小制浆造纸企业5900余家,大大减少污染点源。企业加大了环保投资力度,使环境工程与技术改造或基建项目做到了“三同时”。截止到2000年,已配备且已运行碱回收的自制化学浆产量为210万吨,实际回收碱量为66.23万吨(统计65个制浆造纸企业),比1995年回收碱量翻了一番。2000年度企业碱回收率在70%以上,最高的可达93%。 2、造纸工业实现现代化差距在哪里   国际造纸工业面临着纸张市场日趋全球化的走向及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对此,发达造纸国家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采用了可再生的低成本林木及废纸为主要原料制浆造纸,加速技术进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实施清洁生产,以面对社会日益重视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加速企业间联合、兼并,加强市场竞争与控制能力,改追求产量为重视效益,使当今世界造纸工业正朝着高速、高效、高质量、低消耗、连续化、自动化作业并与环境协调的现代化大工业方向持续发展。 2.1 连续蒸煮的改良制浆已成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技术,并同时引入了各种新型的连续制浆设备。北美目前大部分的连蒸器(强制升流式)已转换为EMCCTM或Lo SolidsTM。EMCCTM(深化改良连续蒸煮)利用洗涤区实现深化蒸煮,Lo SolidsTM(低固形物蒸煮)应用滤液和固形物在蒸煮器内的重新分布实现深化蒸煮。90年代以来,世界新增的制浆生产能力约有2/3为连续蒸煮,其它1/3的产量为间歇式制浆系统。 2.2 氧脱木素系统被传统的制浆造纸工业快速接受,全球已有204套氧脱木素系统正在运行,并仍有更多系统正在建设。氧漂后的漂白段也迅速地开发出无元素氯漂白(ECF)和全无氯漂白(TCF),目前在北欧的绝大多数工厂都实现了ECF,而TCF也获得了工业应用。 2.3 碱性过氧化氢化学机械法制浆(APMP)被誉为90年代最具发展潜力的制浆工艺。它是在BCTMP制浆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汇集CTMP、BCTMP等制浆工艺及设备之优点而创立的新型制浆方法。 2.4 纸机、纸板机向大型、高速、多功能、优质方向发展,势头强劲(见表5)。 表5 国截止到1999年底,国际上纸机、纸板机速度创新记录示例 产品品种   
| 产品品种 | 纸机、纸板机所在地 | 车速 米/分 | 网宽 毫米 | 成品宽 毫米 |  
| 新闻纸 | 瑞典 | 1789 | 9652 | 8950 |  
| 含机浆涂布纸 | 美国 | 1117 | — | 7417 |  
| 不含机浆涂布纸 | 中国 | 1458 | 10500 | 9770 |  
| 低定量涂布纸(LWC) | 芬兰 | 1670 | — | — |  
| 超压纸(SC) | 瑞典 | 1073 | — | — |  
| 预涂布原纸 | 芬兰 | 1430 | 9000 | — |  
| 薄型纸(皱纹纸) | 德国 | 2100 | — | — |  
| 挂面纸板(125克/平方米) | 美国 | 832 | 9220 | 8636 |  
| 挂面纸板(200克/平方米) | 美国 | 977 | — | — |  
| 瓦楞原纸 | 德国 | 1071 | 5550 | 5110 |  
| 牛皮纸 | 美国 | 926 | 6553 | 6096 |  
| 液体包装纸板(230克/平方米) | 瑞典 | 530 | — | — |  
| 液体包装纸板(460克/平方米) | 美国 | 305 | 7645 | 6985 |  2.5 越来越重视控制技术,DCS、QCS、厚度控制、纸病检测等在线测定和控制各种工艺参数,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消耗在目标范围之内。同时,越来越趋向全面集成,采用先进的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甚至通过Internet实现跨国检测与控制。   目前国内造纸企业,主要技术装备大部分是70年代以前的水平,小部分为80年代水平,少数达到90年代水平,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比国际水平落后很多。如全国化学浆(包括木浆、非木浆)年制浆能力约850万吨,其中连蒸设备生产的纸浆约为150万吨,占18%;又如全国长网纸机(包括纸板机)约1100台,年造纸和纸板能力约2100万吨,其中现代化长网纸机(包括纸板机、技术改造纸机、薄型纸机)约为85台,年造纸和纸板能力约850万吨,占40%。由于国内造纸工业技术装备滞后,经济技术指标也相对落后。如世界造纸最先进消耗水平吨浆纸的综合能耗为0.85~1.2吨标煤,我国为1.55~1.7吨标煤,世界吨浆纸综合水耗为35~40立方米(其中吨纸耗10~20立方米),我国为300立方米(其中吨纸耗为100立方米);又如世界浆厂(中国大陆除外)平均规模21万吨/年,纸厂平均规模8万吨/年,我国浆纸厂现有企业5600家,平均规模6000吨/年,企业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企业。 3、优先发展木浆造纸刻不容缓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纸张不仅仅作为文化、教育和生活的载体而存在,而且纸张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必须的基本原料之一。据资料介绍,世界上纸和纸板产品结构中35%用于包装材料,43%用于信息传递材料,15%用于工农业生产资料,只有7%左右用于生活消费。作为基本原材料用途的纸品,对其性能特性的要求比一般纸品高出几倍到几十倍,我国国产纸品的生产以非木浆为主要原料(非木浆占82%,木浆占18%),在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我国造纸工业已不能满足纸产品不断发展增加和日益高档化的需求。因此,近年来不得不大量进口,2000年进口纸和纸板597万吨,纸浆334万吨,废纸371万吨,共计1302万吨,用外汇约60亿美元。   由于国内市场对高档纸需求的不断快速增长,使我国造纸行业落后的技术水平与原料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造成了国外纸张产品对我国纸业市场的冲击,目前我国纸业确实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形势迫使我国纸业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根本性的结构调整。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我国纸业的增长高于GDP增长率,并略高于工业平均增长率,预期我国未来的GDP平均增长为8%,预测2005年我国纸品的消耗总量为5000万吨,2010年将达到7000万~8000万吨。从需求结构看,到2010年8000万吨的总需求中,中低档品种将逐渐递减,而高档纸品的需求比重届时将越来越大。如果到那时没有相当规模的高档纸品供应市场,将对我国进出口平衡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而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如能通过发展国内生产加以满足,将使我国造纸工业及林业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世界纸和纸板产量中,利用木材纤维达94.7%,而我国近几年国产木浆200万吨左右,只占纸浆总量9%。为此,要提高纸品的品质,塑造中国现代造纸工业,就必须逐步地把造纸产业放在以木浆为主的基础上,尽快跟上林纸一体化和现代化大生产的潮流。   根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林业的发展已具备大力发展木浆造纸的资源条件,理由是:(1)调整木材消耗结构,增加纤维用材潜力相当大。目前国内每年森林资源消耗蓄积为3.5亿立方米,折合木材约为2.3亿立方米,其中商品材1亿立方米,占消耗总量的45%。农民自用材和培育用材为21%,烧材约占34%。而造纸年用材900多万立方米,占消耗总量的4%。从资源合理利用考虑,现时的用材结构极其不合理。(2)现有人工林将为造纸提供丰富的木材纤维原料创造条件。据林业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人工林4133.33万公顷(6.2亿亩),其中人工用材林1733.33万公顷(2.6亿亩)。在人工用材林中最近十多年营造的速生丰产林有466.67万公顷(7000万亩),20世纪末达666.67万公顷(1亿亩)左右,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到2020年速生丰产林要达到2000万公顷(3亿亩),而发展木浆主要利用人工林,培育速生丰产林以及天然林抚育下来的次小薪材和加工剩余物。与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并不矛盾,在人工林获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将会促进天然林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4、林、浆、纸结为一个生产链,发展生态纸业   我国是一个木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上若干年来不少的林区乱砍乱伐,给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为此,国家实施“天保工程”,以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现代造纸工业以木浆为主要原料,如果不搞林纸结合,不积极推进林纸一体化进程,我国的造纸工业就难以获得廉价的木材原料,有限的森林资源也难逃掠夺性的采伐,最终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将造成较大的损害。推进林纸一体化就是根据可持续战略发展的理论,将纸业的发展与环境资源问题统一考虑,并谋求同步发展。林业经营者从营造速生造纸林中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一部分用来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一部分用于补偿消耗的资源,扩大再生产,以谋求更大的收益,最终实现木材资源的永续利用,达到社会所需要的生态效益。纸业通过与林业的结合,获得优质稳定廉价的原料,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好的效益,进一步支持林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林业和纸业是唇齿相依、相互促进百利而无一害的。   怎样发展生态纸业,达到以林促纸,以纸促林的目的?   第一,推动建设以资产为纽带的林纸一体化企业集团。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业界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林纸结合。把木浆造纸建立在稳定的林业资源基础上,从管理体制上积极创造条件,允许林业和纸业跨行业投资,组建多种形式的木浆造纸集团。以相关产品和有效投资为纽带,促进资本结构化和企业改组,在企业改扩建和新上项目的同时,有计划的同步建设定向培育的原料基地,以其质优价廉的原料,激活现有生产能力。   第二,国家应把发展人工林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放宽政策、加大投入、依靠科技,以造纸和林产工业为龙头带动速生丰产林的产业化建设。应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国家应对林业采取轻税赋政策,地方应严格贯彻中央的精神,减少有关林木的不合理收费。对于定向培育的造纸原料林应视为造纸厂的“第一车间”,以消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木材原料价格和造纸原料成本,使林农及营林企业既得到实惠,企业又能承受,会提高营林造林的积极性。   第三,为加快我国以木浆为基础的现代化造纸工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据有关专家粗略估算,到2010年,我国造纸业所需投资以数千亿计,如果单靠国家财政和国内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是不现实的,以走国际合作和融资道路比较可行。由于我国巨大纸张市场的吸引力,目前国际一些纸业集团正在进行大规模进入我国纸业投资的前期准备阶段,这对于我国纸业筹集资金是难得的机遇。通过产融结合,资本运营,以其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对外进行国际融资和引进合资项目。希望国家支持和鼓励境外厂商投资于林业和纸业,放宽投资条件,允许采用多种投、融资形式,为造纸工业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第四,建议在人工林资源丰富、造纸基础较强、投资环境较好的福建闽西北地区、广东湛江地区分别兴办木浆纸业集团示范点。这种集团拥有一定规模的造纸企业和与之规模相配套的原料生产基地,可实行从造林、营林、采运、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一条龙经营和一体化管理。同时在广西、湖南、江西等适宜人工林发展的地区,加快建设造纸专用林基地。国家将其纳入重点基础建设项目计划,采取国家、地方、外资联合筹资建设,为加快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树立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