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频道 纸业商情 资料柜 会员之窗 纸业机构 纸业论坛商情发布 政策法规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你的位置:首页 >新闻频道 >每日新闻> 正文

新闻查询


超短周期无污染造纸法? 造纸学会质疑“革命性突破”
2002-04-30 消费日报
    3月下旬,部分媒体发布造纸可以不污染环境的消息。有报道称,一项名为“超短周期木本无污染造纸法”的新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应用1年到2年生的杨树原料,便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新闻纸、胶印书刊纸、铜版原纸等中高档文化用纸,而且无污染。还称“困扰人类多年的世界性造纸废水污染环境难题有望藉此得到解决”。

    2002年4月5日,中国造纸学会组织造纸、林业等方面的专家,就“超短周期1至2年生杨木无污染造纸法”制浆技术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会的有中国造纸学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20余人。专家们从技术上、经济上和社会效益上对这项技术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突破果真具有革命性?

    由西部某林科院教授发明的超短周期木本热喷磨木制浆造纸技术被誉为“造纸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专家们认为:超短周期杨木速生材作为纤维原料用于造纸是可行的,尤其是制化学浆,实验室和生产试验都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是说用热喷法制浆实现无污染的造纸技术,到会专家一致认为这种提法有失偏颇。这里的所谓热喷制浆实质是造纸行业所说的爆破制浆。爆破制浆技术在国内外已进行了多年研究,以麦草为原料用间歇爆破制浆生产瓦楞原纸已有个别小厂在试行,因此,所谓热喷制浆并不是新的制浆技术,更谈不上是革命性突破。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院总工邝仕均讲,他曾亲自到大兴的实验工厂参观过,的确不是使用蒸球而是采用爆破法,但是这种方法仍然是停留在实验阶段,如何大规模连续生产还是个未知数。

    专家指出,所谓超短周期并不是新鲜事物。巴西、日本都搞过超短周期,日本搞了数十年的速生杨,但是都没有实质性成功。走人家行不通的路无异于让我国林业绕弯路。

    制浆果真无污染?

    所谓“超短周期木本热喷磨木制浆”果真能做到无污染吗?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院高工薛崇昀介绍了同该造纸法研究者接触的过程和制浆造纸研究所的检测数据。专家们认为通过检测数据表明,此方法产生的废液铅有相当高的污染负荷,需要处理以后才能排放;如果生产漂白浆,漂白废水的处理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有鉴于此,绝不能贸然说它是一种无污染的制浆造纸工艺。

    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院林乔元教授介绍,造纸污染一直是世界造纸界难以攻克的课题。瑞典早在1985年为消除过氧化氢的污染做了三年实验,最难治理的草浆污染已经能够控制,但因为规模小而不能够推广实施。

    专家们认为,从薛崇昀的检测结果来看,说这种浆可以生产高质量的新闻纸、胶印书刊纸和铜版纸,也为时尚早。因为尽管在实验室产生出少量纸样,但还不能说明在工业上、技术及经济上是否可行。

  超短周期果真经济?

  和“超短周期木本无污染造纸法”相配套的还有“超短周期造纸原材料林栽培方法”构成系列发明。据有关媒体报道,春天将杨树条扦插入地,第二年秋天便可以长到七八米高,胸径粗约3到7厘米。收割后不用新栽,次年春天会自然萌发成林。这种方法使人工栽培杨树的周期由7年左右缩短到1至2年,创造了世界人工造林单位面积产材量最高纪录。

    个别专家对此戏称“和割韭菜没有什么区别”。中国造纸学会顾问潘锡五认为,作为造纸原料杨木的年纪太大太轻都不好,原料的年纪和其纤维强度及长度有很大关系。1年生的杨木只能算是杨条,其纤维长度和强度仅相当于麦草,以此为原料确实也能制浆造纸,但是其白度、强度能否达到高标准就值得考虑了。

    南京林业大学李忠正教授认为,超短周期木材树径比较小,剥皮比较困难,以此原料作化学浆尚勉强,但是作为高档纸浆就绝对不可以了。因为树径小,专门用于剥树皮的剥皮机都用不上,如果采用人工剥皮就会增加生产成本。

    中国造纸学会专家从成本上分析“超短周期造纸法”。就相关数字计算,每亩出材率为0.9立方米,成本为359元/亩,大于普通50元/亩的水平。如果用来制浆造纸,其成本太高,不可能有市场。此外,国家不可能拿出拥有最好的阳光土壤水分的环境来种树,这2年生的树应该种在什么地方,尚待商榷。

消费日报实习记者王义峰

相关报道:
超短周期木本无污染造纸法已经进入实用阶段
超短周期木本无污染造纸法在中国诞生
意大利以生化科技发展无污染造纸法
 
用户注册 | 站点导航 | 关于我们 | 为您服务 | Email我们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景华纸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