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业门户网站
首页新闻中心商务中心价格行情数据中心纸业搜索纸业社区服务中心
新闻中心首页
国内 国际 财经 环保 企业 印包 专题 分析 参考 直播 视点 纸业行 图片
 

2003年度中国新闻出版业融资情况调查分析

2004-07-22 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
 

   新闻出版业融资的基本情况

  2002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规范新闻出版业融资活动的实施意见》,从政策上开启了新闻出版业融资的大门。2003年度新闻出版业的融资活动比较活跃,各个领域都有资金进入。但总的来说,与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尚未出现大规模的集团并购和跨国投资,融资的范围和规模都不大。

  在图书出版领域,先后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等16家单位参与了8起融资活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以兼并、重组和合作联营的方式进行融资。具有代表性的范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山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通过联合组建出版集团进行相互参股。高教社占集团51%的股份,其它三家占49%的股份,各大学出版社仍保留独立法人地位。

  在报刊出版领域,先后有《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等6家单位参与了5起融资活动。其中较为成功者是将所融资用于创办新报或加大报纸的市场营销力度。这种发展主业的作法,对于报社来说足轻车熟路,有利于较快产生效益,降低投资的风险。如,《人民日报》旗下的《京华时报》用50%的股权向青鸟华光融资3000万元,获得了较为充裕的启动资金,使得该报发展迅速,到2003年,《京华时报》的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青鸟华光所持的50%的股份也随之升值为1.5亿元以上。

  在音像电子出版领域,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融资势头强劲。出版单位与业内外企业共同投资相继组建了一批合资公司。如,安徽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电子音像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全省17家市级新华书店共同组建了安徽新华电子音像发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投资经营了安徽省规模最大的电子音像产品超市一一安徽电子音像城。新华书店总店与北京金典雅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北京新华金典音像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录音录像总社与香港慧峰集团有限公司组建的北京中录慧峰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进军国内数码媒体业务,并开拓网络媒体发行业务。民营企业在音像发行领域越来越活跃。2003年4月8日,在中国音像业“明星发行品牌”评选活动中,获奖的15家品牌企业中有14家是民营公司。

  互联网游戏是互联网出版领域内发展最快的业务。至2003年底,中国互联网游戏用户已经超过1000万户,付费游戏用户已经超过500万户,我国互联网游戏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亿元。截至2003年3月,进入网络出版的出版社已达200多家,数字图书馆200余所,出版电子书近2万种,提供ebook下载的网站有互动出版网、游书网、中华电子书网、远景出版网、新浪网、华夏电子书局、译文网、南开津科书店等。网络游戏和网络出版物的经营者,都是依靠大量的社会融资创建和发展起来的。

  在印刷领域,2003年新批外商投资印刷企业72家,投资总额4.6亿美元,注册资本2.4亿美元。大型国有印刷企业也积极利用融资方面的宽松政策;加强资本运作。如,浙江省规模最大、生产设备最先进的书刊印刷企业——浙江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融入民营广厦控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的现金,组建股份制企业。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以投资人的身份,将有关部门确认的浙江印刷集团原有净资产作为向重组后的新公司的投资,占新公司投资总额的51%,广厦公司占投资总额的49%。又如,安徽新华印刷厂完成了股权多元化改造,成立了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华印刷厂将按政策提留后的国有净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处置后的作价总和2971万元为国家股投入股份制的安徽新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占总股本的45.71%;同时,吸纳安徽教材出版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少儿出版社以及安徽省新龙图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国有法人股金1100万元,占总股本的16.93%吸纳安徽新华印刷厂工会以职工的现金和经济补偿金2428万元作为股金,占总股本的37.36%。

  在出版物分销领域,以资产为纽带完善体制改革已成为新华书店的内在要求。无论是在落实股份制改造和连锁经营的过程中,还是在销售网络的拓展、大卖场的开设与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中,要完成资本整合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随着《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的颁布,民营书业经营者也在纷纷拓展融资渠道。如,广州考试书店、广东学苑考试书籍有限公司、广州学苑图书有限公司、广州天河学苑展示中心、广西先行考试书籍有限公司、福州先行书店和湖北华苑教育书店合股组建学苑书业集团。南京的上市公司鸿国集团投资近亿元开办了营业面积达12000平方米的南京书城。湖北省第二大民营企业千里马集团用3500万元收购武汉黄鹤大厦,将其改造为千里马图书音像城。

  新闻出版业融资的表现形式

  在以上融资活动中,其融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6种形式:

  1.以合作方式吸纳业内资金。即出版单位将其编辑出版业务以合作方式在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内融资。如,《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出资1亿元联手打造《新京报》。光明日报报业集团持有该报51%的股权,南方日报持有49%的股权。这是我国报业南北联营跨行政区域发展的新典范,也是打破地域限制的报业兼并重组的新尝试。

  2.以项目合作方式吸纳业外国有资金。如,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向上市公司春兰(集团)公司转让股权。文新集团及其所属的《上海星期三》各自向春兰(集团)公司转让下属《上海星期三》报业经营有限公司15%的股权,用合计30%的股权置换了春兰(集团)公司600万元的资金。文新集团借助大企业雄厚的资金实力,扩大了下属报刊的市场覆盖能力。

  3.以组建公司方式吸纳业外国有资金。即按股本占有比例,由出版、发行、印刷单位与出资方联合组建公司。如,2003年9月12日成立的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是由中国出版集团控股,根据中国出版集团资产管理授权,以新华书店总店、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资产评估后全资投入方式和国家邮政局所属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邮邮购有限责任公司以资本投入方式共同组建的跨行业股份制公司。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拥有在职员工3000余人,净资产约15亿元,发展目标是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合营、控股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效的国内外出版物的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网络,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流通理念,逐步形成以出版物分销、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出版物进出口为主,结合信息技术、资本运作快速发展的集团公司,要逐步成为全国性的、具有市场主导作用的,国际知名的发行集团。

  4.以组建公司方式吸纳国内社会资金。如,全国美术图书出版发行联合会旗下的30多家出版社共同出资并吸纳相关产业和自然人的资金组建的中美联书业(北京)有限公司。吸纳国内社会资金还包括吸纳出版单位职工个人的股份。如,法律出版社将校排、印装、封面设计、新办公楼的物业管理等交由股份制企业平准天地有限公司管理。出版社拥有平准天地30%的股份,其余由职工持股。

  5.以组建公司方式吸纳境外资金。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了4家合资的出版物分销企业,分别是福建省外文书店与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建立的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51.4万元人民币)、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与台湾信谊控股建立的江苏宁谊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0万美元)、北京二十一世纪锦绣图书发行公司与贝塔斯曼集团合建的北京二十一世纪图书连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39.6万欧元)、《电脑报》与TOM网站合建的重庆电脑报经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人民币)。又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先后与台湾秋雨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物流配送中心、与美国索尼音乐集团联手建设音像制作基地、与日本万代集团联手共建动画创作基地。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与麦克米伦出版社以版权合作的形式出版“中学英语阅读系列”等。

  6.通过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由上市公司吸收社会资金进行融资。如,某地出版集团以6000万元收购某上市文化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1.3%的股份,从而达到间接上市目的。

  当前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中值得注意的情况及对策措施  

  2003年12月31日,国办下发《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两个规定的通知》,从而进一步拓宽了新闻出版业投融资的领域。这些对于深化新闻出版业投融资体制的改革,推进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我们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从了解的情况看,当前新闻出版业融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1.变相出卖编辑权。有些出版单位为了摆脱困境,在与社会资本尤其是与私人资本合作中,或隐蔽或公开地出卖版面编辑权。如,南方某家报纸为追逐营利,采取所谓与一家私营企业合作办报,将版面编辑权拱手相让。还有一些文化工作室以承包广告、发行、经营的名义变相介入出版社图书编辑业务。

  2.缺乏防范意识。资本运营需要大量的高级金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及严谨规范的论证和执行程序,而这些正是新闻出版单位所欠缺的。目前一些出版单位融资的决策过程过于简单化,缺少对运营风险的防范措施。

  3.盲目投资融资。一些新闻出版经营者为了显示政绩,盲目融资、投资,只顾上马一些贪大、求全的项目,不问融资的成本和投资的回报率。还有部分出版单位不是将所融资金投向主业,而是用于盖办公大楼、酒店、度假村等物业。

  4.融资意识淡薄。很多出版单位思想观念滞后,缺乏长期资本运作规划,当资金面临困难时,往往足临时抱佛脚。有些单位过分依赖国家的政策性保护,只会向上级伸手或向银行贷款。更有甚者,至今仍认为融资无用,满足于作坊式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当资金周转不灵时,就采取拖欠的办法。

  所有这些融资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当前,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加强监管力度。

  放宽对新闻出版单位投融资的政策限制,并不等于对融资行为放任自流。对于部分出版单位所出现的“资本影响导向”的苗头,应加强监控管理的力度。特别是针对已实际存在的不符合政策的融资活动缺乏具体惩处措施的情况,尽快出台相应政策,依法对违规融资活动进行处理。

  2.进行政策引导。应通过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融资活动的引导。这包括如何加强资本运作,提高投资回报率、缩短收益期;如何科学论证投融资项目,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如何保护文化安全,防止外国资本的兼并行为等等。

  3.完善人才机制。应加大引进和培养资本经营人才的力度,尽快出台相关措施来缓解目前资本经营专家短缺的危机。应将资本经营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列入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媒体要加强宣传,着力在新闻出版界营造识才、重才、容才的氛围。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相关报道:
新加坡政府将大力支持出版业迈向海外
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新疆构思繁荣新闻出版业大文章
出版业洗牌开始 3家百亿出版集团显现
2004年出版业铜版纸的市场状况
纸浆价格大幅上涨 生活用纸悄然提价出版业受累
王化鹏:台湾出版业投资大陆 采同等优先原则
热点推荐
沁阳市王曲乡甘当配角,扮靓全国造纸机械大舞台。一条8公里长的街道两旁集中了六七十家造纸机械配件加工企业,市场份额三分全国有其一……
服务中心
会员服务
欢迎投稿
图片新闻
这是浆纸厂主要生产设备蒸气动力车间正在吊装施工。
 
 
公司简介 | 本站动态 | 服务条款 | 版权条例 | 免责条款 | 联系方式 | 公司招聘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00-2004.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