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9月12日至17日,本报记者随齐鲁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沿小清河而下,对整个流域(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的污染治理情况进行了采访。回来后整理了这组稿子,希望读者能对小清河流域污染现状、形成原因及治理前景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齐鲁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出发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在介绍小清河污染现状时说的一番话让人印象深刻,“除了源头水质较好外,全线水质都是劣V类,换句话说,用来浇菜都不合格。”在去年11月省政府召开的小清河流域重点企业座谈会上,时任副省长的赵克志毫不留情地指出,“小清河流域仍是我省污染最重的地区!”
小清河的水质现状,用严谨的书面语言来表达就是:经过数年努力,流经我省18个县(市、区)的小清河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部分河段水质仍没有改善,甚至出现恶化趋势,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小清河=排污沟
“小清河”跟“排污沟”划上了等号,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但省环保局人士向记者证实,由于小清河南部各支流上游山区已修建100多座水库,枯水期各支流基本断流,干流实际上就成为了排污沟。
据2005年统计,小清河流域内共有排污企业1000多家,其中造纸企业41家,酿造企业18家,化工企业52家,印染企业33家,淀粉企业5家。全流域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4万吨和1.76万吨,光是上述149家企业每天就往小清河里排放65.8万吨废水。
在去年11月省政府召开的小清河流域重点企业座谈会上,时任副省长的赵克志毫不留情地指出,“小清河流域仍是我省污染最重的地区!”
流域百姓遭殃
“115岁的小清河变脏也就是近30年的事。”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小清河干流是1891年人工开挖而成的,以上世纪70年代为界,之前的小清河还是一条清澈见底、鱼虾水草丰茂的河流;之后,由于沿河工农业发展和排污量增加,水质开始恶化,COD浓度、氨氮含量不断增加。
沿岸百姓不懂这些听着陌生、读着拗口的术语,却亲眼见证了河水从清到混,鱼虾遭受灭顶之灾的过程。
9月14日,在桓台县起凤镇猪龙河(小清河主要干流之一)入小清河处,河东华沟村一村民(如图)指着发浑的河水对记者说,他小的时候,小清河是名副其实的“清河”,鱼虾成群,河边长着大片的芦苇,现在倒好,河水不能浇庄稼,连牲口都没法喝了,打井打到三四百米以下水才能喝,“小清河成了‘害人河’啦!”
博兴县环保局局长牟希刚从小在小清河边长大,他的体会更深。9月15日,在博兴县小清河大肖闸河段,一提起30年前的小清河他就感慨不已:1970年前的小清河水清鱼肥,大人小孩都到河里摸鱼抓虾,两岸有很多养鱼池和大片的果树。后来河水越变越混,鱼虾绝迹了,池子里的鱼苗死了,果树也种不活了。两岸的村子里,每年都发生粮食减产甚至绝产的事件,像今年的湖滨镇用小清河河水浇地造成700多亩小麦减产,最后没办法,县、镇政府加上县环保局给农民赔了几十万元。
上游排污害下游
小清河发源于济南西郊睦里庄,先后流经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5市,于寿光市羊角沟入莱州湾。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由于5市境内流域面积和工业结构不同,对小清河的排污量有着很大差别:以2005年为例,全流域COD排放量14万吨,其中仅济南、淄博两市就占了64.8%(济南33.8%、淄博31%),滨州仅占13%,东营12.7%,潍坊9.5%;全流域氨氮排放量1.6万吨,济南、淄博占了63%(济南30%、淄博33%),东营占14%,滨州12%,潍坊11%。
上游排污,下游受害,矛盾由此产生。
在接受齐鲁环保世纪行记者团采访时,滨州、东营、潍坊3地政府人士都提到了同一问题——“大部分污水都是上游排放的,我们沿河的百姓是受害者,这笔账应该怎么算?”
因为污染使小清河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它在寿光进入莱州湾,致使莱州湾的生态系统也遭受严重破坏。2000年7月,莱州湾发生大面积赤潮,养殖业损失惨重。
滨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他们长期受到上游污染侵害,希望省政府能尽快研究出台责任追究补偿政策,谁污染大谁承担更大的责任;东营市政府也认为,不能因为上游的污染而连累到下游城市,希望能够在各市入境断面和出境断面建立24小时在线监测,时时监控,哪里不达标就追究哪里的责任。(本报记者 李琥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