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大框架下,2006年以来,发改委连续出台并积极落实节能减排方面的产业政策,并将其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举措。
我们认为,2007年减排压力加大后对高污染行业产生了四方面的影响。第一,小企业被关停,行业集中度提高;第二,原本产能过剩行业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价格出现回升;第三,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但小企业难以连续投入,从而稳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第四,行业内大企业业绩面临迅速回升,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我们从造纸、医药、染料、电石等行业的最近情况看,由此带来的变化已经不同程度的反映在市场供求以及产品价格之上。虽然,由于减排压力带来的小企业退出现象,是对产业结构的短期冲击,在中长期产能规模恢复的可能性较大,但由于环保的高标准,对小企业的壁垒将长期存在,产业结构集中度将得以保持,由于没有小企业的产能和价格冲击,行业景气也将相对稳定,有利于整体行业的盈利水平的稳定。
对造纸行业影响——
文化纸行业集中度开始提高
造纸业的污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在全国各行业中居于首位。根据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造纸业工业污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水排放量的1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国的32%,均居各行业之首。
“十一五”期间计划淘汰的落后产能总计650万吨,占06年产量的10%,其中07年完成230万吨,占06年产量的3.5%。年产3.4万吨以下草浆生产装置、年产1.7万吨以下化学制浆生产线、排放不达标的年产1万吨以下废纸为原料的纸厂都属于淘汰范围。
2000-2006年,文化纸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9%,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57%,我们以消费量平均增长8%估算;对于产量我们假设在不新增产能的前提下,按照国家要求关闭产能,这样2007-2009年分别关闭230、210、210万吨纸业产能,我们假设在这些产能中35%为文化纸产能,因此文化纸未来三年产能关闭分别为80.5、73.5、73.5万吨;假设原有产能通过技改提高10%,这样粗略估算2007-2009年文化纸的供需缺口分别为55、115、179万吨。因此,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文化纸近期涨价较大,同时据我们了解,一些大的纸业公司都有增加文化纸产能的计划。从文化纸价格变化对业绩影响的敏感性角度,我们认为美利纸业是重要的受益企业。
对医药行业影响——
新标准即将实施 大企业占先机
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实施,对制药企业在环保和排污方面提高了要求。为了达到标准要求,制药企业将在环保方面加大投入,成本由此大增,一些不规范的中小企业将因无力消化较大的环保成本而出局,药品制造行业将开始新一轮洗牌。今年4月,由国家环保总局起草的《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草案公布,将在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按照新的排放标准,一家大型制药企业每年用于治污的费用将达到上亿元,而中型企业也要花费几千万元。
新政策提高了现行污染物的排放标准,要求新建制药企业必须按照新标准设计和生产,老企业则在3年过渡期内完成整改。此前,有些医药企业已投入大量资金购买环保设施,但不符合标准的企业仍占相当比例,后者如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停产改造,每月将减少1500万—2000万元的收入。强制性标准将会使很多中小型维生素原料制造企业因环保问题而被迫停产。据悉,《制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草案中生物药和原料药排污标准较现行标准大为提高,如原料药污水的COD预排放标准由1000COD提高为500COD,排放标准由300COD提高为150COD。大型医药企业正在加大环保投入。
对染料行业影响——
小产能关停 染料价格上涨
染料行业的污染物主要表现为废水,我国染料行业废水平均治理率为70%,达标率只有30%。国家明令取缔关停的十五种重污染小企业,其中包括年产500吨以下的小染料厂,目前我国大约有200家左右的染料企业产量低于500吨。
2005年统计局统计我国染料产量106万吨(由于统计口径问题,协会口径是64万吨),其中产量超过5100吨(收入规模1亿元左右)企业40家,产量总和为68万吨,占国内产量的64%。一个5000吨染料厂污水处理装置初始投资将会达到800-1000万元,对于低于5000吨的染料厂来说,投资建污水处理厂的压力可能会比较大。上半年我国加大了减排力度,尤其是浙江地区,导致部分染料企业减产和停产,染料供应呈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带动了染料价格上涨。目前染料价格平均涨幅大约20—30%,部分染料品种价格达到了翻番。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企业为浙江龙盛。
对电石行业影响——
关停违规产能 供需关系得到改善
近年来我国电石行业快速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导致行业结构不合理、产能严重过剩。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有关部门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对电石行业进行清理整顿,并发布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电石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张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是,目前我国电石行业仍然存在产能严重过剩、技术装备水平低、结构不合理、污染严重等问题。为保护环境,避免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消除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可能导致的巨大经营风险,国家将对电石行业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电石行业主要进行四方面的结构调整。首先,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彻底关闭和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1万吨/年以下)电石炉及开放式电石炉和排放不达标的电石炉。其次,严格控制新上电石项目,通过三年努力,使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再次,加强排放控制和污染治理,电石生产企业各项污染物排放要达到环保要求。最后,强化准入管理,发展大型、现代化的电石生产装置,优化行业结构,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关停措施将压缩电石现有3成左右的产能,实现供需基本平衡,对扩建产能的环保审批严格,产能过剩不会扩大很快。有利于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主要受益的企业有英力特、新疆天业。其中英力特符合环保政策,电石自给,拥有自备电厂优势,成长性较佳;至于新疆天业,从集团层面上看,公司产业链完整,拥有自备电厂、水泥厂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国内电石PVC的典范。
对印染行业影响——
上市公司受负面影响较小
印染行业是污染大户,一般生物处理环保固定资产投入是400万元/千万米(机织印染)、800万元/万吨(针织印染),平时污水处理费用在1—2元/吨水之间(排放标准达到一级)。上述投入对于小印染企业而言,难以承受,因此各地的环保限制将使得大批小印染企业倒闭。
纺织行业节能减排对行业影响是长期的,将加快行业的整合进程,小企业的关闭虽不能改变市场无序竞争实质,但有利于产品和原料价格稳定,有利于企业经营;短期来看,大量小企业关闭,不会改变行业景气度下降的趋势,那些以出口为主的大型企业也不会因为此次环保风暴而出现利润增长。在伟星、众和和七匹狼三家企业中,七匹狼是品牌零售与环保关系不大;伟星对环境污染很小;众和是印染企业,但公司对环保投入历来很大,目前污水排放达到一级标准,环保要求对其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