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22日,中国科协举办了2007年 全国科普日活动。活动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水资源保护为宣传重点,面向公众展开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今年开展的重点活动主要有两项,一是“节能减排”二是以“水资源保护”为重点的“科普大蓬车”宣传活动。科普日期间,有关部门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广场还举办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青少年电脑创意大赛。
北京市科普日活动于9月15日开始在高碑店污水处理场举行。第一天,国家领导人到现场参观。最后两天,各国驻北京使领馆、部分国内外新闻媒体参观。其它时间,学校、居(家)委会组织参观。
中国造纸学会的环保展示等活动被安排在主会场。学会展示主题“开发城市森林,推广使用再生纸”,共10块展板。首块展板是蔡伦发明造纸术。第二块展板是古代手工造纸工艺流程。第三块展板为现代化造纸,展示的造纸机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设备,有华泰新闻纸机、泰格林文化纸机、宁波中华白板纸机等,还有污水处理设备,这3家企业年产能都超过100万吨,污水都能达标排放,处理后的水能养鱼。其它6块展板都是讲述用废纸造纸和纸板等内容。在展桌上还摆放了很多用回收废纸生产的产品,有华泰的新闻纸及印制的《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还有泰格林纸用再生纸印制的各种笔记本,APP用废纸生产的铜版纸、白卡、白纸板样本等。协办单位啄木鸟节能环保中心利用纸厂生产的再生纸做成各种制品,有便签纸、复印纸、拼音本、铅笔、乒乓球拍、相框、板材等。观众通过参观以及听工作人员讲解后了解到,一吨废纸可造800kg再生纸,相当少砍12棵大树,可节约木材4立方米,减少60%%用水,节约40%%能源。有些群众立即表示,以后废纸不要乱丢,能变废为宝。这组数字展板前站了很多群众,提了一些问题,问的最多的是用废纸为原料和用原生纤维为原料成本谁高谁低?他们看了用废纸生产的样品后,多数群众表示惊讶,废纸能生产这么好的纸吗?
媒体对上述这组数字也特别有兴趣,9月15日18时30分,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就报道了当天科普日活动,用废纸造纸有一个镜头;9月17日,《中国环境报》头版刊登了用利乐包生产的各种产品照片。国外媒体也参观了学会展台。老师把学生带到了学会展示台前。当老师要求讲解时,专家首先提问学生:“纸是谁发明的”?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纸是蔡伦发明的”。
在这期间,全国各级科协、学会及社会各界组织开展了2500多项科普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全民普及科普知识,提高全民科普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们自身也提供了一次开阔视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