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抽取式餐巾纸,大卖场为何比商场便宜?近日,读者方女士向本报反映,如果将从超市、商场、便利店购买来的同一品牌餐巾纸做一个比较,会发现同品牌餐巾纸在长、宽、厚薄几个方面各不相同。卖场的餐巾纸虽便宜,但明显短了许多,市民并未得到实惠,“实惠”餐巾纸只是商家促销的噱头。
业内自曝 便宜却不实惠
方女士任职于一家纸业公司,负责日用纸品销售。“哪种规格的纸应该送商场,哪种规格应该送超市,都有严格的要求。”方女士说,如此操作虽是迫不得已,但欺骗了消费者。
大卖场对价格要求非常高,就是一定要便宜,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然而同样批量生产的纸,如何便宜下来?这时,纸业生产商就必须在纸张成本上做文章。
比如,同品牌的餐巾纸,规格分别是长220mm,宽160mm,120
抽,价格为3.5元。送卖场时,就不一样了。生产商为了照顾大卖场的价格,自己又不亏本,将纸品规格设计成长200mm,宽150mm,这样一来,成本降低,价格自然降了下来。
“消费者在购买纸品时,往往只注意价格和张数,很少有人会注意长宽。”方女士说,根据她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消费者在大卖场购买的餐巾纸,其实得不了什么实惠,这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而已。
记者目击 包装各有诀窍
为了证实方女士所说,昨日记者来到陆家嘴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日用纸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品牌、各种价格的抽取式餐巾纸,许多品牌的餐巾纸还以3盒或5盒装,打包销售。
“1包就要1.9元,这种5包才9.6元。”柜台服务员给记者介绍一种经济又实惠的抽取式餐巾纸。记者发现,服务员介绍的5包装餐巾纸,每包为100抽,而1.9元1包的餐巾纸则为120抽。即购买5包1.9元餐巾纸,需9.5元,共600抽。而5包打包销售的餐巾,价格为9.6元,却只有500张,明显与服务员所说的5包装“经济实惠”有出入。
“包装上也是特别有讲究的,商家往往会营造出一些假象。”方女士说,有的纸是120抽,有的是150抽,有的是200抽。有时候,看似200抽的,数量多又便宜,但其实用每包纸的价格除以张数,200抽却比120抽,每张纸的单价贵出许多。
顾客说法 总觉得不经用
在曲阳路一家大型超市纸品专柜,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家庭用纸。“抽取式餐巾纸,是家中必备的,每个月都会集中购买一次。”刘小姐告诉记者,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这些餐巾纸的大小,后来是她的妈妈提醒她注意看看餐巾纸后面的规格。
“同样的牌子,同样是200抽,我就奇怪为什么有的那么不经用。”刘小姐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有的包装设计的时候纸张更薄也更加窄一些,每次抽一张用,纸很容易破裂,后来用习惯了,就会连续抽出几张来一起用,结果这包餐巾纸用起来就特别快。刘小姐说,厚薄摸起来有感觉,但是宽度窄一点,一般人都看不出来。
在妈妈的提醒后,刘小姐发现,同一个牌子同样抽数,便宜的其实是规格小的,消费者并没有占到便宜。因为对厂家来说,规格小点成本也低了,自然可以卖得便宜点。
纸业行业协会 不排除这种可能
“不排除这种可能。”昨日,上海纸业行业协会的王承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民关于这方面的投诉很少,一张纸不够用,再抽一张,谁会注意这张纸的长短,或者厚薄?但在规格上动手脚这种现象,相关部门在例年的抽查中发现过,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还召集过相关纸品企业,明确要求,纸品企业应按照相关规格进行生产。有些企业还喜欢打擦边球,比如,规定每平方米餐巾纸需20克,允许2克上下的浮动,但一些企业每平方米的纸就只用18克的原料,消费者用起来感觉薄,却不会为如此小的事计较。
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定期对纸品进行抽查,有些纸按分量抽查,有些是按面积,有些按重量。王承稼说,如果消费者发现日用纸张有欺诈消费者之嫌,可向质监局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