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北迁南宣”迁安手工造纸
 
http://www.paper.com.cn  2011-07-18 长城网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迁都北京,迫使苏州等十郡及江南九省大批百姓北迁,在北京周围开荒种田、繁衍生息。也就在这个时候,南京的李、岳两个家族,带着江南的造纸技术来到了迁安,并以当地盛产的桑皮为料,生产出了桑皮纸。到清宣德年间(1426年——1434年)在迁安三李庄一带已建起了好几家手工桑皮纸作坊。因桑皮纸四周有不齐的毛边,所以又叫“毛头纸”。迁安手工造纸主要以桑皮为原料,经过“去皮”“扁皮”“切皮”“打涧”“抄纸”“晾晒”等工序(全部为手工操作),制成“毛头纸”“红辛纸”“书画纸”等,是迁安独有的特色产品。

迁安的手工造纸业,随着迁安经济的日益繁荣,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据《迁安县志》记载:1930年,迁安境内毛头纸作坊已有800余处,每年生产约160万张。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及京津等省市。县城内较大的纸业商店也有20多家,并且在京、津、唐设有分号,当年北京的“春生和”、天津的“元春兴”都是迁安毛头纸的转运客货栈。此后,迁安的手工纸又先后创出了“三五”“一九”“二呈文”“三呈文”“毛呈文”“大样子”“巩儿纸”“爆竹捻儿”等新品种,还增加了剪边、挫挫、打印等工序。其中国画纸厂生产的国画纸(迁安宣),不跑墨、吸水快,深得国内外书画家的称赞。我国著名书画大师刘炳森曾用迁安纸写下“北迁南宣”之墨宝,赋予迁安手工纸很高的赞誉;书法家李铎也有笔于迁安;另有黄胄的“驴”、范曾的“和尚”、董寿平的“竹”等都有迁安手工纸作品传世。迁安“毛头纸”系列还曾远销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因手工造纸离不开水,所以绝大部分手工造纸作坊都分布滦河两岸和中小河系周围。600多年前,手工造纸业在迁安城东、南滦河北岸的三里河周边兴起,后沿滦河、三里河等水系发展到三李庄、石新庄、庞庄、西里铺、闫家店等地,鼎盛时期共有30多个村庄,830多家造纸作坊。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机制纸的兴起严重冲击纸制品市场。手工抄纸由于用人工操作,成本较高,价格便宜,利润较低,市场日渐萧条。因此大部分手工造纸作坊纷纷被拆除,工具或烧毁、或卖掉。迁安手工造纸业没有了往日的繁荣。现有的手工造纸作坊主要分布城南石辛庄、庞庄,城北李姑店村等,仅存17家。剩下的这些作坊由于销量小,也是时干时停,很不景气,前景不容乐观。迁安的手工造纸技术已濒临灭绝的边缘。

2007年,迁安手工造纸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