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在全国心理健康日来临之际,“金鹰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项目优质班课展演暨中科院专家督导活动”在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举办,经开区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及重点班级班主任67人观摩学习。活动期间,由心理健康专家团队专为本项目开发的心理健康测评程序也同步在经开区正式启用。 创新课堂展心育智慧,多元体验促心灵成长 在优质班课展示环节,开发区中学安静老师以班课的形式,结合团体动力、能量互助和心灵成长,通过体验同心能量圈,引导学生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共创,让同学们感受同伴之间的关爱支持和合作互助,为应对成长挑战储备心理能量。 
连云港路小学的滕龄老师以“挫而不折,向阳而生”为主题,通过情境游戏、正念冥想、小组共创等多元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感受挫折、战胜挫折,打破“挫折=痛苦”的消极认知,构建“挫折作为成长契机”的积极心态模型,并掌握“3I策略”认知调节工具,实现心理韧性的阶梯式提升。 专业指导赋能教师成长,精准点评指引实践方向 活动特邀《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副主编、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王金凤担任督导专家。王博士从积极心理学应用、团体动力学原理、认知行为干预技术三个维度,对展示课进行立体化点评,既肯定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对“体验式学习”“正向激励机制”的创新性运用,也从团体动力的进阶引导、认知干预的量化评估等角度提出优化路径,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实践-改进”的完整成长闭环。 区域心育生态初现格局,多维举措夯实发展根基 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教育文化体育中心副主任王立娟在总结中指出,通过“通识培训+骨干研修+课例打磨”的梯度培养体系,区域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已实现从“技能达标”到“专业精进”的跨越。目前全区心理健康班课已纳入正式课程表,形成“周周有课、班班覆盖”的常态化教学机制;学生心理健康基线测评体系即将启动,标志着区域心育工作从“课程普及”迈向“精准干预”新阶段。数据显示,自3月项目启动以来,4所试点学校已累计开展132节心理健康班课,构建起“课程有体系、实施有标准、效果有追踪”的区域心育新范式。 
政企社研协同创新,心育模式辐射全区 作为多方协同的社会公益项目,该计划以日照市献唐学校、经开区实验学校、经开区中学、连云港路小学为试点,依托专业心理健康专家团队的年度跟踪指导,探索“课程建设-师资培育-科研支撑”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全区优质课评比中,献唐学校张永芳老师《跟拖延说再见》、汉中路小学王芳老师《转换思维,提升幸福力》等课例,因融合积极心理学技术与本土化教学智慧,被推选参与日照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有望为全市心育师资培养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心理专家李晓景老师为经开区四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了心理健康测评小程序的专题讲解,并针对五年级五班学生开展了现场心理健康测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专业支持与实践指导。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标志着经开区“全员心育、全程心育、全域心育”工作格局的初步成型,更以“专业引领-实践创新-区域联动”的模式,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提供了基层范例。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日照经开区将继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壤”,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在充满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中向阳生长,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心理基石。 (企业社会责任部 王涛/供稿) 市总工会心理健康巡讲走进我公司 为深化落实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精神,围绕“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主题,5月23日下午,由公司工会与日照市总工会联合主办的《情绪按钮——我的情绪我做主》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在公司培训中心二楼圆满举行。活动特邀资深心理专家杨馥宁现场授课,吸引150余名职工报名参与,通过科学引导与互动体验,助力员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构筑健康职场心理防线。 聚焦情绪管理 解锁职场幸福密码 讲座以“情绪对健康与生活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心理测评等多元形式展开。杨馥宁老师结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深入剖析了“情绪积压导致免疫力下降”“负面情绪对家庭关系的隐性破坏”等常见问题,并指出:“情绪如同身体的晴雨表,学会识别和调节情绪按钮,是当代职场人必备的生存技能。”现场通过压力测试互动,让员工直观感受自身情绪状态,引发强烈共鸣。 
实用技巧赋能 打造心灵解压工具箱 针对职场常见的焦虑、倦怠等情绪困扰,杨馥宁系统传授了“三分钟呼吸放松法”“认知重构四步法”等实用技巧,并现场演示音乐冥想、情绪涂鸦等创新疏导方式。公司员工在体验后感慨:“原来深呼吸不仅是动作,更需要配合正向心理暗示。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对缓解工作压力立竿见影。”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与会员工纷纷表示,通过系统性学习情绪管理知识,不仅解开了日常心理困扰的症结,更掌握了科学应对压力的“主动权”。公司工会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员工心理健康需求,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让人文关怀的暖流浸润企业发展的每一步。守护心灵绿洲,从读懂情绪开始;拥抱健康职场,我们始终同行。 (工会 王国强/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