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业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纸业印艺企业数据搜索展会社区 服务
 



关于新闻纸行业的发展和加入WTO的影响

1 关于新闻纸行业的发展

  新闻纸是造纸工业的一个大品种,世界上新闻纸总产量占纸及纸板总产量的12%。而我国的新闻纸产量仅为纸和纸板总量的3.79%,而且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按照需要安排生产,列为国家的指令性计划。供需与价格均由国家统一规定,即使有少量进口也只是品种上调剂与补充的需要。

  因为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九大国有新闻纸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陈旧落后,品种质量档次不高,生产效率很低,企业社会负担沉重,成本高,企业缺乏资金,更新改造无力进行。

  进入九十年代,我国报刊出版业高速发展,从国外引进最先进的印刷设备,国产新闻纸难以达到高速彩印的要求,加上国外新闻纸低价倾销,由此报社就向国外大量进口。

  这一冲击,给国企各厂造成极大的困难,80万吨(1996年)的生产能力一下降到70万吨(1997年),其中九大纸厂产量降到59万吨。造成普遍的开工率不足,停机转产,虽然降价但仍难以销售,企业大量积压,资金流转困难,员工下岗,亏损频频出现。这是国企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到市场经济受到市场激烈竞争的冲击,和国企产品质量难以满足报社新的要求,成本售价缺乏竞争力,以及国际纸商低价倾销所致。

  国家对新闻纸行业采取了许多支持与鼓励的措施,使反倾销得到胜诉,又实行限制性滑准税的税率,部分收购国企积压的库存,报协号召报社帮助纸厂共同克服困难。同时企业也作了最大努力,尽可能在自己的条件下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抓紧企业的改革和营销,缓和了企业的困难。同时,国内第一家外资新闻纸企业(上海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投产,使国企领悟到企业必须进行改制与改造,提高竞争力,才能对付国际与国内的竞争,否则无法生存,更不用说发展。于是各企业更新改造的要求更加迫切与强烈,国家也意识到新闻纸行业长期得不到改造的后果是严重的,把造纸行业特别是新闻纸企业的更新改造摆到首要的地位。

1999-2000年先后三批,以贴息贷款支持新闻纸众多的项目。如:南平纸厂引进当代最先进的幅宽5.5m,车速1800m/min高速纸机,已于去年初投入运行,收到很好的效果;广州纸厂进口幅宽6.4m改造后车速可达1200m/min的纸机,已于去年7月正式投产,效果显著;齐齐哈尔纸厂引进的纸机与南平相同,已接近完工即将投入生产;岳阳纸厂采用引进的3940mm纸机以680-750m/min生产新闻纸,质量与成本均具有竞争力,单机生产达7万吨/年;吉林纸厂#10纸机的改造使纸产量将提高一倍,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江西、石砚二纸厂,已定进口6.4m,1600m/min带微涂布的高速纸机;宜宾纸厂也已批准有9万吨的新项目。这样原国有九大新闻纸厂,除鸭绿江纸厂外均有当代新技术装备项目,这是国企新闻纸行业有史以来第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全面的更新改造。同时,新加盟的山东华泰公司进口二手6.04m,1200m/min的纸机新闻纸生产线安装已进入尾声,即将投入运行。又有浙江锦江公司5万吨/年的生产线即将投产。据闻龙岩纸厂也有增产改造的安排。这些新的生产能力总量将达到140万吨/年左右,单机生产规模达14万吨/年,有4台达20万吨/年(计:4台进口最新纸机、3台进口二手纸机、2台改造纸机、1台国产纸机)于2003年将全部形成投产能力。

  国内企业的这一轮改造,无疑将改变我国新闻纸行业的面貌,为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初步的条件。但是国内企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技术装备的刷新,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在企业的改制、改革方面下功夫。要实行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要进一步规划企业的改造与发展,提高企业与单机的规模水平(企业规模应是30万—50万吨,而单机规模应是20万吨/年)。各企业一定要解决原料基地问题,要有稳定的质量好而成本低的原料来源。应发展自营丰产林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完全控制在企业手中(国外木片成本15-20USD/m3,现国内高达50USD/m3以上,如能自营减轻税后可降到25-30USD/m3)。要降低能源成本,采用热电联供(供电成本降到2美分/kWH,供汽成本5—7USD/吨汽)。要十分重视节水,努力抓紧降低水耗(国外新闻纸水耗包含DIP在内15-17m3/吨纸)努力降低纤维原料、能源的单耗,要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国外新闻纸机总效率为92%,生产能力大致是48.8g/m2为800kg/cm.d左右,最高达1100kg/cm.d,而我们目前老的生产设备仅300kg/cm.d。实物劳动生产率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国外新闻纸行业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大致是700-1000吨/人.年。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使企业成为绿色、清洁、花园式工厂。我认为国内企业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和资金,在这次更新改造完成之后,应紧接着进行第二阶段的技术装备的更新,使一个企业至少应有2台当代先进的高速生产纸机,每台20万吨左右,企业规模达到40万吨左右。有了这样的基础,加上现代企业机制,才能与国际同行竞争。希望在不远的时间里,能够看到国内新闻纸行业布局合理、绿色原料自给、技术装备先进、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能与国际接轨,不仅能在国内销售,也可以打到国际市场上去。

  国家规定在加入WTO之后进口的新闻纸,第8年的关税税率从现在的15%降至5%,而其它品种则在3-5年内将现行税率降至5%-7.5%,在政策税制上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国内企业进行改制、改革与改造,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当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也必然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2 关于外资投资中国新闻纸行业的问题

  这个问题,专家们多次研讨,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现在是改革开改的年代,国家建设发展资金不够,吸引外资也是融资的一个渠道,可以解决中国自身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增加国内的生产量,减少进口,提供社会就业的机会,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外资的引进,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对国企加速改制改革与改造具有促进的作用。认为对吸引外资不要阻挡,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引进。另一种意见是,吸引外资到中国发展新闻纸的作用与优点是无可否认,但是新闻纸是国家的一个重点品种,国内企业的生产与管理从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刚刚转到市场经济,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无法与外资企业相比较,所以不给国企的改制、改革、改造的机会与条件,就大量引进外资,那无疑是使国企处于强势下的不平等的竞争,这必然导致企业无法生存,不用几年,国企就会在新闻纸行业中消失,代之以外资企业,这是不可取又是不公平的。所以应该适度有效地控制外资引进的规模与速度,这样可以既有外资企业的引进,又可以让国企抓紧进行自身的改制与更新改造,给国企时间与空间的条件。经过改造使国际竞争力有了提高,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步放宽对外资引入的规模与速度,控制大致得当。这样,国企新闻纸行业既得到改制与改造和提高竞争力的时机,又使外资的引进适度而逐步达到按要素的引入规模与适度。整个国家新闻纸行业两翼齐飞,将出现一个平衡竞争有序的局面。

  我想,开放应当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总的政策导向国家已明确,这里就有个不同行业、品种、形式、地区、时间以及发展规模与速度等问题。国家虽已有开放引进的产业政策,但具体品种和引进进度均应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需要及利弊去分析而确定。在选择二种不同意见时,我赞成后者。而且对外资的引进,特别是新闻纸一定要考虑布点的合理、规模的适度、技术的先进、引入时间的安排、国内需要的平衡等方面的问题。但我赞成总供给应大于总需求,可以形成竞争与适应发展,还要考虑原料、能源、环保和水资源等等。有不少国际上大的企业都想投资到中国,甚至想控制中国来占领新闻纸市场,我们应当特别慎重与警觉。

3 加入WTO对新闻纸行业的影响

  第三个问题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将对进口实行进一步的开放,并降低关税,对于国企新闻纸来说会有更大的影响,应当作出具体的分析。 3.1 国内对新闻纸的需求情况。从1998年起我国新闻纸需求的上升幅度很大,国内生产经历了1996—1997年的困难,国家从宏观上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反倾销与滑准税率以及打击走私),提高了质量与改进了管理,降低了成本,使生产量有一定的上升从而使报社能够接受,故新闻纸的进口量1998年降到23.64万吨,1999年24.26万吨,占当年消费量145万吨的17.0%。2000年国内生产的新闻纸向更好的方面发展,总产量为145.5万吨,而且进口量为21万吨,占当年估计的消费量150万吨的14%,象这种情况应当还属于正常的。随着国内企业更新改造之后产量将大幅度增长,品种质量也有大的改善与提高,国内报社一定会欢迎与接受国内生产企业的供应。据预测2005年的消费量为240-250万吨,而国内生产能力在2003年即可达到这个水平,所以加入WTO之后从供需方面看,大量进口新闻纸可能很少。

3.2 品种、质量状况。国内生产总量中,符合高速彩印的品种与总量逐年增长,目前约占35%,到2003年时可提高到60% 以上,然而老的生产技术装备会淘汰一部分和改造改进一部分,其产品品质也将比原有的提高。再是国内报社对新闻纸的品种、质量的需求也不是一律高档的,有不同层次的需要。国内生产不同的品级的新闻纸供应不同的报社,甚至同一份报纸使用的纸有时也有不同的品级与质量,譬如节假日与平时不一样,封面彩色版与内页又不一样,这是由需求、售价和供应状况决定的。所以,在品级、质量方面不是所有报社均会去进口新闻纸,何况国企经改造后新的装备生产高档新闻纸的比例逐步占主要地位,故加入WTO之后在品种、质量方面也不会引发大量进口。

3.3 供应价格情况。我想做一个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国内纸与进口纸之间比较情况(表1,供参考)。

  表1说明,国产纸价在1998年之前明显高于进口纸。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国际新闻纸价处于低位,二是有明显的倾销行为所致。1999年国际纸价略有上升,进口纸完税后的价格与国内纸含税价格相比略为上升,这时反倾销胜诉又实行滑准税,新闻纸价国外略高于国内。2000年开始国际纸价飙升,而国内纸价按照我国国情虽有上升但属合理价位,与国际纸价普遍高于国内纸价拉开了距离,因而进口纸只是执行以前的合约,新订合同大有减少。国内新闻纸企业产量也大大提高,成本有所降低并普遍开始有较好的效益。

  这说明中国的新闻纸价格方面,按正常年景,如1999年的情况,它还是具有销售的竞争力,这样进口纸如按现行税率大量进口是有难度的。即使税率逐年下降幅度有限,纸价也不会引发进口纸大幅度上升。

3.4 企业的竞争力。我国的新闻纸企业比国外的企业应当具有一定的优势。譬如说,国内中资企业普遍在进行改制改革与更新改造,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先进技术装备的引进,逐渐发挥它的效率;企业与单机规模有很大的提高;原料方面各企业已在安排林纸一体化建立自营人工丰产林,保证原料稳定供应与成本降低,企业较普遍的采取热电联供;国内企业与报社有几十年的供需关系,在销售费用、运输里程、周期支付及服务等各方面均会比国外企业强。这是国内中资企业的优势,国外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当然国外企业质量好(国内中资企业由于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故这方面差距正在缩小),成本低(国外企业一般出厂成本大致是320-400美元/吨,而国内中资企业大致是3800-4300元/吨,即458-520美元/吨,目前随着规模的扩大,原料能源与人力成本的降低,有可能降到3350元/吨,即400美元/吨左右)。但国外产品的成本要加上合理的利润和昂贵的运价,支付关税及港务运杂费等,在正常年景到中国的售价应是(不含税)560美元/吨左右。按照这个价格缴纳关税及费用后,约为人民币4650元/吨(不含增值税),国内中资企业的出厂价格大致在4300-4800元/吨(不含税),大部分企业是可以有12%的利润收获,它仍具竞争力。报社如在同品种同质量情况下,价格相近,那么选择国产纸对报纸是有利的。因为进口纸涉及批量订货、到货运期、发运批量、外汇税率与价格风险、资金量大,换汇费用和支付方式及仓库存储和港务运输以及损耗率等等,一系列的风险与麻烦,同时还得不到及时的服务等等。相信在这一点上国内中资企业的产品优于进口产品。我想,国内中资企业只要努力改组改制、改善管理、提高经济规模、更新技术装备,努力提高质量与降低成本改进营销,密切报社关系,做好善后服务,国内中资企业是优于进口产品的竞争力的。   总之,我国是一个纸及纸板消费大国,只能是一个自给型的国家。近几年进口大量的纸浆、纸及纸板、纸制品,国家耗用外汇高达59亿美元之多,至于进口一些纸及纸板只能是外贸和品种补充调剂的需要,特别是作为重点产品的新闻纸更是如此。按2000年我国新闻纸消费约150万吨,国内生产量约145万吨,进口约20万吨。到2005年国内报社消费预计为240万-250万吨,国内生产量可望达到240万吨(包括一个外资企业的产量和已扣除国内中资企业淘汰的设备)。2010年预计消费可达350万吨左右,经过第二次的更新改造之后国内企业生产量将达到400万吨,沿海城市的一些纸厂还可以发展出口,中国对亚洲的出口条件优于欧美。新闻纸在国家关注下,实行在加入WTO之后的第八年关税降到5%的政策,这对国内中资企业,加紧改组、改制、改革与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具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同时国家对国内中资企业在项目资金、原料基地的安排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优惠,期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国内中资企业逐步发展提高的同时,按照国内市场和资金情况,有条件地适度地吸收外资发展新闻纸企业,这类外资内还含有相当比例的中方股份,这样既吸收了外资,又得到适度的控制,有利于国内中资企业的发展与提高竞争机制。在加入WTO以后,相信在上述情况下,进口新闻纸不可能有太大的比重,只是外贸与品种调剂与补充的需要,国内中资和外资企业还可有较多的出口。我想在国家的关注、鼓励和支持下,国内中资企业的提高和发展,适度和适时地吸引外资企业和正常的发展新闻纸的进出口贸易,这样中国新闻纸行业一定能够成为健康、先进、稳定的行业。

2001.06.15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