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巴西贝伦举行的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无疑将把森林的未来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同时,它也应揭示一个虽不引人注目但同等重要的事实:来自主要森林经济体的实践经验表明,保护自然不仅是环境方面的当务之急,更是为企业和社区创造长期价值的驱动力。 在过去十年中,我看到那些将森林视为可有可无的消耗品的公司,最终都面临着更高的借贷成本、脆弱的供应链和不断削弱的投资者信心。相比之下,那些将保护工作融入其运营的企业,则降低了经营波动性,加强了社区合作关系,并能以更有利的条件获得资本。印度尼西亚和巴西,这两个部分经济依赖森林资源的国家,提供了可以跨越国界、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宝贵经验。 简而言之,自然风险表现为波动性,而管理这种风险能够降低资本成本。 这两个国家的重要性在于其规模和影响力。 巴西拥有近5亿公顷森林,占其国土面积近60%,是全球最大的纸浆和纸张生产国之一。印度尼西亚拥有亚马逊地区以外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其相关产业贡献了数十亿美元的出口额,并维持着数百万人的生计。两国共同管理着关键的碳储量,并已建立起相应制度,将林业置于经济增长和气候韧性的核心地位。 印度尼西亚:协调生计与保护 在印度尼西亚,公共政策和私营部门的实践日益趋同于一个简单的道理:没有生产,保护就无法真正持续。只有在支持民生、巩固企业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时,森林保护才能长久。 政府推行的社会林业和森林管理单位(FMU)等项目,正在扩大社区对林地的使用权,并鼓励共同管理。这些政策减少了常导致争端和运营中断的社会风险,从而稳定了供应链,为长期投资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行业中,私营部门已做出大规模的土地承诺。全球生物基资源与能源企业RGE(新加坡金鹰集团)便是一个例子。RGE(新加坡金鹰集团)采取“一比一”原则,即每管理一公顷生产用地,就划出同等面积的天然林用于保护或恢复。这其中包括超过25万公顷的高保护价值森林,以及保护和修复苏门答腊超过15万公顷泥炭地的“廖内生态系统恢复项目”。 通过采用“生产-保护”模式,种植园被设计成保护性缓冲带,在保障当地就业的同时,减少了林地侵占和火灾风险。 社区合作进一步巩固了这些努力。在廖内省,通过与村庄建立“无火灾村庄计划”等合作关系,借助培训、设备和生计支持来保护泥炭地并降低火灾风险。十多年的预防工作已使参与地区的火灾发生率降低了90%以上,这提醒我们,可持续的成果不仅依赖于强制执行,同样也依赖于包容性参与。 这些成果不仅限于生态层面;火灾的减少转化为更可预测的生产周期、更低的修复成本、更小的保险风险敞口,并赢得了贷款方更强的信心,因为他们重视风险缓解和可衡量的绩效。 巴西:制度化与透明度 巴西通过其政府主导的火灾管理系统提供了补充性的经验。由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自然资源研究所(IBAMA)管理的联邦“Prevfogo”计划,将防火和培训融入国家机构体系,在旱季来临前为社区消防队配备装备,并协调各机构进行风险预判。 这种制度化将重点从应急响应转向了长期准备——对于日益将环境准备情况作为企业韧性一部分进行评估的贷款方而言,这是一个关键的区别。对投资者和供应链合作伙伴来说,这种准备状态降低了发生大规模损失的可能性,而这类损失可能会扰乱出口市场或损害信贷额度。 透明度巩固了这一模式。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INPE)运营的“Queimadas”平台是一个公共卫星监测网络,向所有人发布近乎实时的火灾警报。开放数据扮演了独立验证的角色:它通过将绩效可视化,在社区、公司和投资者之间建立信任。这种可见性减少了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风险并增强对治理的信心。长此以往,这会降低融资成本。 私营部门也通过与这些公共系统相协调的恢复合作项目做出贡献。在圣保罗州,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特种纤维素生产商Bracell(巴丝集团)的“一比一”承诺,支持保护或恢复与其种植园面积相等的原生植被区域。通过与该州的森林基金会以及非营利组织 Fundaçao SOS Mata Atlantica 合作,该公司已在大西洋沿岸森林的河岸带帮助种植了77.000棵树苗,以恢复森林覆盖和保护水源。 总而言之,这些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努力表明,清晰的治理、开放的数据和坚定的承诺,能够如何使森林韧性成为经济韧性的一部分,并贯穿大西洋沿岸森林、塞拉多草原和卡廷加灌木林等不同的生物群系。 COP30带来的机遇 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案例证明,保护自然并非沉没成本。如果方法得当,它能降低波动性、稳定供应并增强市场信心。 两国都证明了,当保护工作围绕可验证的成果和社区参与来构建时,它就能转变为一种竞争优势。他们的经验指明了一条务实的前进道路:以“生产-保护”为模式,以包容性为原则,以预防为实践,以制度化为结构。这些要素构成了为韧性定价的基础:减少气候相关损失,更平稳的现金流,更可信、透明且可验证的报告——最终降低感知风险和资本成本。总而言之,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更可持续的增长。 当各国领导人齐聚贝伦时,来自印度尼西亚和巴西的实践经验将极具价值。金融界应将森林保护视为风险管理和价值保全,而非慈善事业。森林可以作为持久性资产进行管理,为企业和社区锁定长期价值。在不确定的时代,对企业领导力的真正考验,并非能否负担得起可持续发展,而是在缺乏可持续性的情况下,能否维持稳定。 这是一个企业和投资者都能理解的道理,也是他们现在可以选择投资的方向。 本文作者为新加坡金鹰集团执行董事陈建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