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业观察
【全部专栏作者】    
 
刘明明:造纸装备领域的“铁娘子”
        作者:人物故事       发表时间:2010-04-12   
【文章摘要】商业领域有个“铁娘子”董明珠,机械装备领域有个刘明明。为了上亿元项目敢和上司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不甘心做副手直接找董事会争取,个人宣称对外可温和对内必须强权,这些都是刘明明的“铁娘子”表象。

  无论是从幼儿园的孩子王,到从国家机关毅然辞职下海经商,再到成为世界造纸机械巨头福伊特集团亚洲区总裁,刘明明无不给人留下一种果断、大胆、执着的形象

  商业领域有个“铁娘子”董明珠,机械装备领域有个刘明明。

  为了上亿元项目敢和上司针锋相对据理力争,不甘心做副手直接找董事会争取,个人宣称对外可温和对内必须强权,这些都是刘明明的“铁娘子”表象。

  不甘平庸 三易其职

  刘明明说,我从小胆子就大,敢作敢当,性格特别像男孩子。在工作中,刘明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果敢、坚强的形象。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场政治运动让刘明明被迫离开父母,到遥远的内蒙古自治区下乡插队。从高干子弟到下乡插队,许多与她有着相同经历的人都曾抱怨。但乐观的刘明明却从一开始就认为,这对自己绝对是另一种机会。

  刘明明说,自己在那段时间见到了许多城市中见不到的东西,也学会做很多原本不可能接触的事情。由于积极进步,刘明明刚满18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先后担任公社的妇联副主任、工作队队长等职务。

  回城后,刘明明被分配到机关做文秘工作。慢慢地,她愈发感觉机关工作对自己天性的束缚,于是有了辞职的念头。

  随后,刘明明到四通集团应聘销售职位,短短几年便坐上了销售总监的位置。在员工工资还以百为单位计算的年代,刘明明的工资已经数以万计。

  39岁那年,刘明明做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的放弃,她决定辞掉高薪的工作,陪先生到德国读企业管理。学业有成后,不安分的刘明明又产生了回国干事业的念头。经过几番面试洽谈,刘明明最终选择了德国与云南红塔集团的某合资卷烟纸厂。

  刘明明本身并无造纸行业经历,为此,她开始不厌其烦地在昆明和玉溪间调查、走访,第二年就使这家卷烟纸企业扭亏为盈,此后盈利水平逐年翻番,在云南省十佳企业中位列第三。

  干到第四年,她又一次选择了离开,投奔到生产造纸机的德国福伊特集团。这家企业,正是刘明明在上一家企业时的设备供应商。

  不做副手 主动争取

  与其他企业相比,当时福伊特在中国的名气并不大,但通过一次到福伊特德国总部的考察,却让刘明明再次产生了一个想法——“这家公司需要我。”

  的确,当时的福伊特急需打开中国市场,由于没有一个熟悉中国市场的负责人,沟通成本高且一再错失良机。刘明明看到,办事处的最初工作主要是政府公关和市场开拓,这正是她的强项。

  1998年底,她正式加入了福伊特,成为其在中国市场的首席代表。

  刘明明告诉记者:“当时,福伊特要派一个德国人做首席代表,希望让我给他做副手,但我没有接受,我说我能够胜任一把手。”

  “我不愿意做副手,并不是计较什么名分,而是觉得这对福伊特好。”刘明明解释说,当时的首席代表是技术出身,对中国市场并不了解,而且完全不懂中文。如果给他做副手的话,沟通效率肯定有问题。等我汇报完了,市场机会可能就过去了。

  刘明明说,当时总裁决定不了,让我等董事会的决定。我就说,我自己去谈,这样更直接。

  刘明明在董事会谈了两个小时,把她对中国市场的分析和福伊特的机会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刘明明问他们,贵公司是看中四年读的一个博士文凭,还是看中四年把一个破产企业扭亏为盈的能力?就这样,1998年9月,刘明明正式到北京走马上任,又进入了一个对自己来说全新的行业。

  最初,福伊特中国办事处主要是销售,刘明明的首席代表,更像是中国市场的销售总监,所有的技术资源是总部掌握着,每一个项目的最终决定权也都在总部。刘明明说,面对客户、面对市场都不难,许多时候,说服总部反而成了项目谈判中最艰巨的工作。

  2000年,有一个和老板吵了三次的项目,让刘明明至今记忆犹新。刚开始在北京,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结果正好当时国家推出了一个技贸结合的项目。就是让跨国企业转让一部分技术,然后把项目合同给你做。这种在当时颇为流行的以技术换市场的项目合作方式,遭遇了刘明明顶头上司的强烈反对。

  第二天,刘明明亲自飞到海登海姆总部和CEO谈判,再一次证明了她擅长把握大局的清晰思路。她分析说,总部的顾虑无非两个:一是担心核心技术流失。把中国企业培养成了以后自己的竞争对手;二是对中国政府的诚信有所担心。技术转让出去之后,合同究竟能不能拿到?

  刘明明说,按通常的眼光看,我是越级行事了。但我根本没有考虑我是不是得罪老板,我是在为公司的利益谋划,不是为某个人。不因为你是我的老板,我就放弃这么大的业务,我一直要奋斗到最后,这就是我的性格,永远不会改变。

  从1998年到2002年,刘明明带领团队成功开拓了福伊特的中国市场,其中包括2001年获得华泰集团10号纸机订单,也是亚洲第一台“同一平台”概念纸机,以及获得博汇纸业1号板纸机订单、2002年获得理文纸业4号板纸机订单等等。

  对外可亲和 对内必强权

  “对外(客户)我可以亲和,但对内(员工)我绝对强权。女性领导者对员工可以有亲和力,但不能过多使用,管理不是靠亲和力,而是靠共同的理念、制度、感染力和号召力。”在此前获得上海年度杰出商界女性颁奖典礼时,刘明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其实,从云南的那家合资企业开始,刘明明就是一种权威型的领导人,行事比较独断,凡事都是自己下了命令,下属严格执行。

  刘明明说,在福伊特的每个员工,都不可在这里“混饭吃”,对每一个员工,她都会给他们一定的任务,自己不仅要推动他们完成,还要定时检查。

  现在,刘明明正在制定相关的制度,把相关的职位分成几档,长期不能往上晋升的职员,就面临被换岗位甚至是被淘汰的可能。

  与此同时,她也逐渐意识到,对于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才,也必须要适当转换领导风格,给他们以更大的发挥空间。她曾经公开自责说,公司有两个好的人才没有留住,和我原来的管理风格有很大关系。

  于是,刘明明一面脚踏实地地做市场,一面抓紧时间补充造纸、机械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对部下以商量的口吻作出决策,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再不是依靠“拍桌子”来解决问题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能够勇敢地“后退”,为手下人留出空间,也是职业生涯必须迈过的重要门槛。

  显然,对刘明明来说,作出勇敢“后退”的决定,要比前进难的多。(中华工商时报 魏好勇)

    本文为《纸业网·纸业观察》专栏文章,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转用,其他媒体不得改写。经同意引用时,应保证引用内容与原文章内容语意一致。
  作者介绍
《人物故事》是中国纸网开设的一档以人物为主体的栏目。故事主人公定位为在中国造纸领域取得过突出成绩的成功人士和知名人士。栏目紧扣“经验”和“观念”,通过人物的成长和拼搏历程,分享他们的智慧与魄力,讲述中国造纸人为中国造纸的强国之路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 张茵:天生要比男性更懂平衡术
 ♦ 李建华:责任与生命相伴
 ♦ 朱勇:四十而惑
 ♦ 陈江和的“金鹰”攻略
 ♦ 邓颖忠:让企业家跳出最精彩的“舞蹈”
 ♦ 邓颖忠:精彩人生三十年 舞出品牌之路
 ♦ 黄奕聪传奇:从小商贩到纸业大王
 ♦ 印尼华商传奇:黄奕聪和他的儿女们
 ♦ 理想主义者王东兴:让劳动者幸福
 ♦ 成也商品败也商品 印尼首富黄奕聪东山再起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