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银鸽非议背后
 
http://www.paper.com.cn  2014-09-10 纸界

  三年前一纸协议之后,银鸽(全称,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鸽)这支曾经辉煌的“草浆第一股”一直非议不断。近期,围绕企业“退二进三”员工安置和河南能化变更对银鸽承诺的投票,媒体和银鸽股份的中小投资者更是表现出了诸多不满,声讨这家河南最大的国有企业言而无信、管理不善,导致银鸽投资经营不善,持续亏损、股价下跌。

  非议大多将矛头指向实际控制人河南能化(今称,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记者深入采访多位河南造纸行业人士却发现,所谓未按期注资、实际控制人经营不善,或许只是不了解造纸行业的投资者所看到的表象。

  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告诉记者,银鸽的问题远没有外界看上去那么简单。由于当年签署协议背景复杂加上恰逢经济形势变化,曾经风光无限的煤炭行业形势急转直下,以煤炭为主业的河南能化日子也不好过,是否注资、何时注资,很可能不仅仅是现任领导说了算的。

  深层原因则是,银鸽这家被寄予厚望的老牌国有企业,在经济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由于背负多重意义、转型困难、负担过重,加上国有企业决策和经营上的诸多掣肘因素,在已经走过发展黄金时代的造纸行业,生存和发展变得越来越困难。

  “退二进三”争议

  行业产能过剩,不少纸企已向新的行业转型,而银鸽投资依旧处在传统的行业中,因此不少投资者纷纷建言公司转型。面对公司为何没有寻求转型的质疑,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张石铭解释称,“公司几十个亿的资产,不好转型。”

  事实上,这种看似推卸责任的官方表态,之于银鸽多少有点无处腾挪的无奈,眼下正在引发争议的“退二进三”工程,或许能够从一个侧面反应这一现实。

  近期,源自漯河市政府促进协调发展政策安排的“退二进三”,招致诸多员工的不满,媒体报道后,银鸽投资不得不发表澄清公告,消除不良影响。

  公告称“安置方案尚未最终形成”、“工作方案将按照国家颁布的《公司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和漯河市政府关于“退二进三”的相关政策及公司经营现状、未来的发展制定”,并承诺公司维护每一位在职职工的合法权益,一基地职工分流方案形成后,将由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实施。

  对于银鸽这样一家上世纪60 年代就成立的老牌国有企业来说,这样的官方公告,很难让即将离开工作多年的职工信服,正如媒体报道所言“银鸽数千名工人正为自己的明天担忧。”

  “退二进三”通常是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缩小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上个世纪90 年代,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鼓励一些产品没有市场,或者濒于破产的中小型国有企业从第二产业中退出来,从事第三产业的一种做法。之于银鸽可以理解为,退出造纸行业所在的第二产业,利用原有厂区和资源发展第三产业,其中大量职工的善后安置工作无疑是操作过程的最大难题。

  一位了解银鸽投资的造纸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银鸽是漯河市最大的国有企业,很多职工在这家企业工作了大半辈子、甚至有些职工祖孙三代都在银鸽,如果被分流下岗,他们很难接受,甚至生活会出现问题。

  一基地前身是漯河市第一造纸厂,是银鸽最老的工厂,从1967 年就开始投入生产,工厂人数超过2000 人,比其他所有生产基地的人都多,问题也最大。

  媒体报道显示,“从‘退二进三’开始实行后,一基地就开始大幅减产,人员也开始进行所谓的‘分流’,并且有可能在9 月份彻底停产。面对企业这样的安排,很多职工感觉无法接受,要求企业“给一个说法。”而在前述人士看来,这正是银鸽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之一。

  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下,传统的造纸行业已经完成现代化改造,但是银鸽无法像行业内诸多大型民营造纸企业那样,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因为,这个过程势必要面临巨额的职工安置投入,而这很可能是企业无法承受的的负担。

  如果无法完成转型升级,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股价下跌等诸多争议就会始终伴随这家公司。

  事实上,作为一家历史悠久、承载着太多的光荣和希望的国有企业,“退二进三”事件仅仅是银鸽诸多非议的冰山一角,背负着太多历史、甚至当地政府官员过多思虑的国企银鸽,面临着太多的发展难题。

  发展难题

  有草浆第一股之称的银鸽,早期的原料来源主要是当地的麦草,但是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麦草的收集变得困难,银鸽正面临原料来源不足和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

  这种情况下,银鸽生产的草浆纸,无论是质量和价格,相比市场上占主体的阔叶浆都没有竞争优势,淘汰落后产能、转型升级看似水到渠成。但是,由于原有的职工善后、资产处置等问题无法解决,银鸽迈出这一步变得困难重重,仅仅原有大量小纸机对应了几个亿账面资产,就几乎成为无解难题。

  作为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银鸽,完全没有市场竞争力的草浆生产线淘汰后,面临的将是原有几个亿账面资产缩水,而这成为现有国有企业管理者不想也无法承担的责任。

  同时,正如前述“退二进三”必须解决大量职工安置问题一样,伴随淘汰落后产能而生的职工安置资金问题,也成为几乎无解的问题。

  于是,外界看来几乎没有悬念的转型升级,在银鸽几乎成了无法走通的道路。

  比如,行业内很多民营企业的做法是,淘汰下来幅宽一两米的纸机,大多做特种纸,作为国有企业做特种纸几乎无法操作。

  所谓特种纸,其实重在配方独特,民营企业特种纸配方大多由老板身边亲近的人掌握,配方保密、利润相对较高。作为国有企业,配方研制成功后保密就会成为难题,“掌握配方的技术人员,会面临外界利益诱惑,要么自己开厂、要么被其他企业购买。”前述人士表示。

  同时,特殊背景下公司几十亿资金引进的两台福伊特生活用纸机,也很难产生良好效益。

  一位造纸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银鸽一下子上两台大型纸机,产量很大,但是原来主要做文化用纸的银鸽,渠道开拓上就存在问题,和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不具可比性。而且,相比民营企业操作上的灵活性,作为国有企业开拓市场方面也存在天然的劣势。

  比如面临大额订单,民营企业可能会采取相对灵活的操作方式,实现客户、供应商和具体操作人员等多方的共赢,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但是在国有企业就会面临操作上的难题。

  事实上,类似的国企背景造成的经营和决策低效问题,从银鸽上市之初就已经存在。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银鸽上市融资之初资金的投向问题,在内部就产生过分歧,有人建议发展主业、有人支持做资本运营。

  外界可见的事实是,1997 年4 月1 日上市的银鸽,并没有把资金大量投资到造纸行业。历史上银鸽销售收入最低的一年,公司利润甚至超过销售收入。

  此后,资本市场行情变化,资金缩水,造纸行业则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一批民营造纸企业的崛起,银鸽日渐没落。

  正如这位知情人士所言,银鸽的难题很多的国有企业都会遇到。不同的则是,一纸《股权无偿划转协议》带给资本市场的遐想和此后经营管理问题、经济周期调整叠加形成的巨大反差,带给投资者的冲击太大,格外引人注目罢了。

  资金注入迷局

  无论真相如何,说起银鸽,仍然无法绕开三年前的那份协议。

  2011 年1 月11 日,银鸽投资发布股权划转提示性公告,漯河市人民政府与河南煤化集团协商达成意向,拟将漯河市财政局持有的银鸽投资控股股东银鸽实业100%股权无偿划转给河南煤化集团。2013 年9 月河南煤化集团和义煤集团战略重组,组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简称河南能化。

  一周后的2011 年1 月18 日,银鸽投资再次发布提示性公告,公布《股权无偿划转》协议签署时,河南煤化的附加承诺:“十二五”期间,通过本公司或控股公司五年内在漯河市投资不低于50 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一个10亿元作为资本金注入漯河银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壮大其实力;逐步将本公司所持除煤炭业务外部分其他公司的股权划入漯河银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但不限于河南永银化工实业有限公司60% 股权;“十二五”期间,力争将漯河银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或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打造成资产和销售均超过百亿企业;待时机成熟时,将向上市公司河南银鸽实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入除煤炭业务外的拟上市资产。

  如此重大利好,2011年1月11~12日,复牌后的银鸽投资连续两日“一字板”,在13 日股价冲高回落后,14 日银鸽投资再次涨停。1 月18~19日,银鸽投资的股价又出现连续涨停。

  截至当年5月11日,银鸽投资的股价最高升至13元/ 股,分析认为股价飙涨,背后显然是投资者看重河南能化集团入主后银鸽投资后的美好未来。这家河南省最大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省管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39%,利润总额的59%,除煤炭以外的资产还包括化工、金融、装备制造、物流、有色金属、建筑、电力、水泥等。

  然而,股民不但没有等来河南煤化集团的注资,反而守来了银鸽投资盈利能力的每况愈下。2011年7月19日,银鸽投资发布《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报告中河南煤化集团否决了未来12 月内注资的可能,理由是“时机尚不成熟”。由于明确了未来12 月内无注资,银鸽投资的股价在当天暴跌6.55%,随后展开了漫漫熊途。

  此后,注资持续落空,银鸽投资多年来维持的一贯盈利状况也变成不断亏损,而且在河南能化成为实际控制人的三年时间里,一些外界看来的反常现象也不断发生,比如原董事长突然辞职、向实际控制人借款8 次合计17.4亿元、变更了长期合作良好的审计机构等。

  外界不断质疑之下,2013年银鸽投资扣费后的净利润亏损31178.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864.7万元,2014年4月,银鸽投资的股价最低跌至3.33元/ 股。

  从2011年5月的最高13元/股,到2014年4月的最低3.33元/ 股,银鸽投资的股价在河南煤化集团入主后,三年时间暴跌逾70%,经营状况也不断恶化。

  投资者的不满、媒体的质疑,大多把板子打在河南能化、至多是漯河市人民政府身上。但在记者接触的一位熟悉内情的人士看来,银鸽的问题远没有外界看上去那么简单。

  在宏观经济步入寒冬,企业正在经历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大背景下,所谓的注资落空、管理不善或许只是压垮银鸽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打印】【关闭
  我要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谩骂、诬蔑、诽谤!
 
用户名   匿名发出 
  相关新闻  
  ·停牌前涨停被指内幕交易 银鸽投资收款去向成谜  ·银鸽投资很差钱
  ·银鸽投资半年亏1.48亿元 同比增亏75%  ·大股东包揽银鸽实业15亿定增 缓解资金不足
  ·银鸽集团特种纸公司通过FSC认证  ·银鸽投资“退二进三”分流方案未最终形成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纸业网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